所以在這一章里面 所以這一章在結論的時候,老子很感嘆 這種理想當然太好了 那這圣人怎么做呢 第二點叫做“功成而不處”。你治理百姓治得很好,你不會自居有功,這是老子說的“長而不宰”,對不對?我治得很好,勞而謙,我有功勞,但是我謙虛,不認為自己有什么特別的本事。 第三點比較特別了,“其不欲見賢”,我們把它翻成他不會表現(xiàn)自己有過人之處。為什么我說這一點比較有趣呢?因為有些專家說在《說文》這本書里面 古代講到“賢”這個字,用法最多的是什么?三方面:能力過人叫做賢能,聰明過人叫做賢明,德行過人叫做賢良。到漢代的時候,還有推舉賢良的人出來做官的制度,叫做舉賢良。所以圣人不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過人之處,這樣的翻譯還是比較適當?shù)摹?/span> 在老子這一章第77章,我們學到什么?我們學到了天之道跟人之道的對立,最主要的觀念就是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保持一種穩(wěn)定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而“天”這個字一般來說可以代表整個自然界,因為天無所不覆蓋,有它的全面性與穩(wěn)定性。而人之道就是,沒有悟道的人在人間就要小心,往往做的是“損不足以奉有余”,最后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結果當然是天下造成亂局了 在這一集里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課后思考】
,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其一)" onerror="nofind(this)" >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