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傳統(tǒng)典籍 >> 道學漸法之金丹大道 >> 丹道奠基作品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五代彭曉註

      大道家園 2019-12-15 22:45:55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


      五代 彭曉註




      周 易 參 同 契 分 章 通 真 義 序


      【00】
      按《神仙傳》:真人魏伯陽
      ,會稽上虞人也

      世襲簪裾,唯公不仕

      修真潛默
      ,養(yǎng)志虛無
      ,博贍文詞
      ,通諸緯候,恬淡守素
      ,惟道是從
      ,每視軒裳,如糠粃焉

      不知師授誰氏,得《古文龍虎經(jīng)》
      ,盡獲妙旨
      ,乃約《周易》撰《參同契》三篇

      又云:
      未盡纖微,復作補塞遺脫一篇
      ,繼演丹經(jīng)之玄奧

      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隱顯異文

      密示青州徐從事
      ,徐乃隱名而註之。
      至后漢孝桓帝時
      ,公復傳授與同郡淳于叔通
      ,遂行於世。
      公撰《參同契》者
      ,謂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
      ,故托易象而論之。
      莫不假借君臣以彰內(nèi)外
      ,敘其離坎
      ,直指汞鉛,列以乾坤
      ,奠量鼎器
      ,明之父母,保以始終
      ,合以夫妻
      ,拘其交媾,譬諸男女
      ,顯以滋生
      ,析以陰陽,導之反復
      ,示以晦朔
      ,通以降騰,配以卦爻
      ,形於變化
      ,隨之斗柄,取以周星
      ,分以晨昏
      ,昭諸刻漏。
      故以乾坤為鼎器
      ,以陰陽為堤防
      ,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
      ,以真鉛為藥祖
      ,以玄精為丹基
      ,以離坎為夫妻,以天地為父母
      ,互施八卦
      ,驅(qū)役四時。
      分三百八十四爻
      ,循行火候
      ,運五星廿八宿,環(huán)列鼎中

      乃得水虎潛形
      ,寄庚辛而西轉(zhuǎn);火龍伏體
      ,逐甲乙以東旋

      易曰: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
      ,象其物宜
      ,公因取象焉。
      非天下之至通
      ,其孰能與於此哉

      乃見鑿開混沌,擘裂鴻蒙

      徑指天地之靈根
      ,將為藥祖。
      明視陰陽之圣母
      ,用作丹基

      泄一氣變化之元,漏大冶生成之本

      非天下之至達
      ,其孰能與於此哉?
      其或定刻漏
      ,分晷時
      ,簇陰陽,走神鬼

      蹙三千六百之正氣
      ,回七十二候之要津。
      運六十四卦之陰符
      ,天關(guān)在掌

      鼓二十四氣之陽火,地軸由心。
      天地不能匿造化之機
      ,陰陽不能藏亭毒之本

      致使神變無方,化生純粹

      非天下之至明,其孰能與於此哉

      契云:「混沌金鼎
      ,白黑相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span>
      龍馬降精
      ,牝牡襲氣。
      如霜馬齒
      ,如玉犬牙

      水銀與姹女同名,朱汞共嬰兒合體

      明分藥質(zhì)
      ,細露丹形。
      盡周已化之潛功
      ,大顯未萌之朕兆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哉

      其有假借爻象
      ,寓此事端,不敢漏泄天機
      ,未忍秘藏元理
      ,是以鋪舒不已,覶縷再三
      ,欲罷不能
      ,遂成篇軸。

      蓋欲指陳要道
      ,汲彼將來
      ,痛彼有生之身,竟作全陰之鬼

      非天下之至仁
      ,其孰能與於此哉!
      復有通德三光
      ,游精八極

      服金砂而化形質(zhì),餌火汞以煉精魂。
      故得體變純陽
      ,神生真宅

      落三尸而超三界,朝上清而登上仙

      非天下之至真
      ,其孰能與於此哉!

      曉所分真契為章義者
      ,蓋以假借為宗
      ,上下無準。
      文泛而道正
      ,事顯而言微

      后世議之,各取所見

      或則分字而義
      ,或則合句而箋。
      不無畎澮殊流
      ,因有妍媸互起

      末學尋究,難便洞明

      既首尾之議論不同
      ,在取捨而是非無的。

      今乃分章定句
      ,所貴道理相黏
      ,合義正文。

      乃冀藥門附就
      ,故以四篇
      ,統(tǒng)分三卷,為九十章
      ,以應陽九之數(shù)
      ,名曰「分章通真義」

      復以朱書正文,黑書旁義
      ,而顯然可覽也

      上卷分四十章,中卷分三十八章
      ,下卷分十二章

      內(nèi)有歌鼎器一篇,謂其詞理勾連
      ,字句零碎
      ,分章不得,故獨存焉,以應水一之數(shù)
      ,喻
      丹道陰陽之數(shù)備矣

      復次依約真契,撰明鏡圖訣一篇
      ,附於下卷之末
      ,將以重啟真契之戶牖也。

      曉因師傳授
      ,歲久留心
      ,不敢隱蔽元文,是用課成真義
      ,庶希萬一,貽及后人也

      昌利化飛鶴山真一子彭曉敘



      乾 坤 者 易 之 門 戶 章 第 一


      【01】
      乾坤者,易之門戶
      ,眾卦之父母

      坎離匡郭,運轂正軸

      彭 曉 註:
      太易
      、太虛、太初之前
      ,雖含虛至妙
      ,則未見兆萌;

      太始
      、太素
      太極之際,因有混沌也
      ,中有真一之精
      ,為天地之始,為萬物之母

      一氣既形
      ,二儀始析,然后有乾坤焉
      、有陰陽焉
      、有三才五行焉、有萬物眾名焉

      故配乾坤為天地之綱紀
      ,運陰陽為造化之橐籥,是以乾坤立而陰陽行乎其中矣。

      魏公謂:
      修金液還丹
      ,與造化同途
      ,因託易象以論之,莫不首採天地混沌
      ,真一之氣而為根基

      繼取乾坤精粹,潛運之蹤
      ,而為法象

      循坎離否泰之數(shù)而立刑德,盜陰陽變化之機而成冬夏

      陰生午后
      ,陽發(fā)子初,動則起於陽九
      ,靜則循於陰六
      ,乃修丹之大道也。
      故以乾坤為鼎器
      ,以坎離為匡郭
      ,以水火為夫妻,以陰陽為龍虎
      ,以五行為緯而含真精
      ,以三才為經(jīng)而聚純粹;
      寒來暑往
      ,運行於三百八十四爻
      ,免起烏沉,升降於三百八十四日
      ,此皆始於乾坤二卦之體
      ,而成變化者也。
      故云:「乾坤易之門戶
      ,眾卦之父母也
      。」



      牝 牡 四 卦 章 第 二


      【02】
      牝牡四卦
      ,以為橐籥

      覆冒陰陽之道,猶工御者準繩墨
      ,執(zhí)銜轡
      ,正規(guī)矩,隨軌轍

      處中以制外
      ,數(shù)在律歷紀

      月節(jié)有五六,經(jīng)緯奉日使

      兼并為六十
      ,剛?cè)嵊斜硌e。

      彭 曉 註:
      凡修金液還丹
      ,鼎中有金母華池
      ,亦謂之金胎神室,乃用乾坤
      、坎離四卦
      ,為鼎器、藥物

      橐籥者
      ,樞轄也。
      覆冒者
      ,包裹也

      則有陰鼎陽爐,剛火柔符
      ,皆依約六十四卦,周而復始
      ,循環(huán)互用

      又於其間運春夏秋冬,分二十四氣
      ,擘七十二候

      以一年十二月氣候,蹙於一月之內(nèi)

      以一月氣候
      ,攅於一晝夜十二辰中。
      定刻漏
      、分二弦
      、隔子午、按陰陽
      、通晦朔
      、合龍虎。
      依天地之大數(shù)
      ,葉陰陽之化機

      其或控御不差,運移不失
      ,則外交陰陽之符
      ,內(nèi)生龍虎之體

      故云:「善工者,準繩墨
      ,以無差
      ,能御者,執(zhí)銜轡
      ,而不撓合其規(guī)矩軌轍也
      。」蓋喻修丹之士
      ,運火候也

      月節(jié)有五六,乃三十日也

      晝夜各一卦
      ,乃六十卦也。
      乾坤坎離四卦
      ,為藥之父母
      ,樞轄鼎器,則非晝夜之數(shù)契
      ,乃統(tǒng)而言之
      ,兼并為六十四卦也。
      經(jīng)緯奉日使者
      ,卦爻為日月之經(jīng)
      ,而緯者,律歷數(shù)也

      剛?cè)嵊斜硌e者
      ,陽剛陰柔,水火金木互為表裡


      朔 旦 屯 直 事 章 第 三


      【03】
      朔旦屯直事
      ,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
      ,用之依次序

      彭 曉 註:
      凡運晝夜陰陽升降火數(shù),皆依約卦爻
      ,晝夜各一卦直事
      ,始以屯蒙二卦為首,朝屯暮蒙
      ,從此為次序也


      既 未 至 晦 爽 章 第 四


      【04】
      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

      日辰為期度
      ,動靜有早晚

      彭 曉 註:
      既未者,既濟
      、未濟二卦也

      晦爽者,晦朔陰陽明暗往復也

      日辰為期度
      ,動靜有早晚者,謂陽屬動
      ,陰屬靜
      ,於十二辰中,早晚分隔
      ,陰陽升降火數(shù)
      ,周而復始,更互用之也


      春 夏 據(jù) 內(nèi) 體 章 第 五


      【05】
      春夏據(jù)內(nèi)體
      ,從子到辰巳。
      秋冬當外用
      ,自午訖戌亥

      彭 曉 註:
      陽火自子進符,至巳純陽用事
      ,乃內(nèi)陰求外陽也

      陰符自午退火,至亥純陰用事
      ,乃外陽附內(nèi)陰也。
      此內(nèi)外之體
      ,盛衰之理
      ,始復而終坤,皆以爻象則之也


      賞 罰 應 春 秋 章 第 六


      【06】
      賞罰應春秋
      ,昏明順寒暑。
      爻辭有仁義
      ,隨時發(fā)喜怒

      如是應四時,五行得其理

      彭 曉 註:
      春氣發(fā)生
      ,謂之賞。

      秋氣肅殺
      ,謂之罰


      子丑寅
      ,為春;卯辰巳
      ,為夏
      。陽火候也。

      午未申
      ,為秋
      ;酉戌亥,為冬
      。陰符侯也

      乃於十二時中,運其火符
      ,應此四時

      五行昏明,寒暑仁義
      ,喜怒爻象
      ,不得纖毫參差,故謂之不失
      。鼎內(nèi)四時無虧
      ,象中寒暑則一,其丹必成矣

      古歌曰:圣人奪得造化意
      ,手搏日月安爐里,微微騰倒天地精
      ,攢簇陰陽走神鬼
      ,日魂月魄若箇識,識者便是真仙子
      ,鍊之餌之千日期
      ,身既無陰,那得死
      。是故修金液還丹
      ,若非取法,象天地造化
      ,以自然之情
      ,別無所也


      天 地 設 位 章 第 七


      【07】
      天地設位
      ,而易行乎其中矣

      天地者
      ,乾坤之象也

      設位者
      ,列陰陽配合之位也

      易謂坎離

      坎離者,乾坤二用

      二用無爻位
      ,周流行六虛。

      往來既不定
      ,上下亦無常

      幽潛淪匿,變化於中

      包囊萬物
      ,為道紀綱。

      彭 曉 註:
      天地設位者
      ,以其既濟
      ,鼎器、法象
      、乾坤也

      易行乎其中者,乃陰陽坎離符火運行其中也
      。既濟鼎器法乾坤
      ,復於其中安金母,以備天地人三才也

      坎離二用無爻位者
      ,謂外施水火,運轉(zhuǎn)動靜無常
      ,故周流六虛
      ,往來上下無常位也。
      或隱或顯
      ,或用或潛
      ,更為變化之宗,互作生成之母
      ,故云:為道紀綱也


      以 無 制 有 章 第 八


      【08】
      以無制有
      ,器用者空

      故推消息,坎離沒亡

      彭 曉 註:
      無者
      ,龍也;有者
      ,虎也

      無者
      ,汞陽之氣也;有者
      ,鉛陰之質(zhì)也

      鉛汞處空器之中,而未能自生變化
      ,因坎離升降
      ,推運四時,遂見生成

      蓋用空器
      ,而以無制有也。

      古文龍虎經(jīng)曰:有無相制
      ,朱雀炎空
      ,故陰生而陽退,陽起而陰潛
      ,一消一息
      ,則坎離隨時而亡沒也。


      言 不 茍 造 章 第 九


      【09】
      言不茍造
      ,論不虛生

      引驗見效,校度神明

      推類結(jié)字
      ,原理為證。
      坎戊月精
      ,離己日光

      日月為易,剛?cè)嵯喈敗?/span>
      土王四季
      ,羅絡始終

      青赤白黑,各居一方

      皆稟中宮
      ,戊己之功。
      彭 曉 註:
      圣人不茍造虛言以惑后人
      ,故引驗日月
      ,推效神明,分擘剛?cè)?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指陳金水
      ,喩龍虎而取象,運陰陽而採精,以五土而終功
      ,以四李而結(jié)裹
      ,遂得青赤白黑,循環(huán)而皆稟戊己也

      坎戊月精者
      ,月,陰也
      。戊
      ,陽也,乃陰中有陽
      ,象水終生金虎也

      離己日光者,日
      ,陽也
      。己,陰也
      ,乃陽中有陰
      ,象火中生汞龍也。

      故修丹採日月之精華
      ,合陰陽之靈氣
      ,周星數(shù)滿,陰陽運終
      ,盡歸功於土德
      ,而神精備矣。
      推類結(jié)字者
      ,蓋易字
      ,象日月也。

      易 者 象 也 章 第 十


      【10】
      易者象也
      ,懸象著明
      ,莫大乎日月。
      窮神以知化
      ,陽往則陰來

      輻湊而輪轉(zhuǎn),出入更卷舒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
      ,據(jù)爻摘符,符謂六十四卦

      晦至朔旦
      ,震來受符。
      當斯之際
      ,天地媾其精
      ,日月相撢持。
      雄陽播玄施
      ,雌陰化黃包

      混沌相交接,權(quán)輿樹根基

      經(jīng)營養(yǎng)鄞鄂
      ,凝神以成軀。
      眾夫蹈以出
      ,蠕動莫不由

      彭 曉 註:
      易者象也,蓋以日月相合
      ,而成也

      金液還丹,莫不合日月陰陽精氣
      ,而成也

      故陰陽精氣出入卷舒,晝夜循環(huán)
      ,周而復始
      ,約六六十四卦,依三百八十四爻
      ,據(jù)爻摘符
      ,火隨進退,陰來陽往
      ,陽伏陰施
      ,東西之氣相交,夫婦之情相契

      當斯之際
      ,震來受符,天地媾其精神
      ,日月合其魂魄

      混沌者,神室
      ,象雞子
      ,兩弦相合如混沌也。
      陽龍陰虎在混沌中相承
      ,交感之氣樹立根基
      ,長養(yǎng)鄞鄂,以致凝神成軀,終為精物也

      故鼎室中
      ,乃自是一天地也。
      凡關(guān)蝡動之物
      ,莫不由之也

      雄陽屬天,乃玄也
      。雌陰屬地
      ,乃黃也。
      此乃老陽老陰
      ,乾父坤母互用

      火符,極數(shù)也

      則知一鼎中造化
      ,一一明象。
      天地運動
      ,發(fā)生萬類也

      若火候失時,抽添過度
      ,寒暑不應
      ,進退差殊 ,則令天地之間
      ,憑何節(jié)候而生物象哉

      憑何陰陽而生龍虎哉?

      於 是 仲 尼 讚 鴻 蒙 章 第 十 一


      【11】
      於是仲尼讚鴻蒙
      ,乾坤德洞虛

      稽古當元皇,《關(guān)雎》建始初

      《昏》《冠》氣相紐
      ,元年乃牙滋。
      彭 曉 註:
      仲尼讚易道
      ,分乾坤為萬物之首
      ,立咸恆為夫婦之宗,闢之鴻蒙
      ,鑿之混沌

      顯鬼神之狀,通天地之情
      ,則君臣
      、父子
      、夫婦、男女
      、五行相生
      、相尅,萬物變化之機
      ,盡矣,乃乾坤昭其洞虛也

      故魏公喻易
      ,剏立鼎器,運動天機
      ,媾龍虎之形
      ,合夫歸之體,初則全
      ,無形質(zhì)
      ,一如鴻蒙混沌之中,既經(jīng)起火運符
      ,則男女精氣相紐

      故《關(guān)雎》兩慕,《昏》《冠》相求
      ,自此起火之初便應
      ,元年滋產(chǎn),日居月諸
      ,龍虎之體就矣


      圣 人 不 虛 生 章 第 十 二


      【12】
      圣人不虛生,上觀顯天符

      天符有進退
      ,詘伸以應時,故易統(tǒng)天心

      彭 曉 註:
      虙犧圣人
      ,仰觀俯察,定易象之數(shù)
      ,知萬物之情
      ,留示后人,俾未達者
      ,既得知天地之竅
      ,盜陰陽之精,識造化之根
      ,辯符應之體
      ,相生相尅
      ,進退詘伸,皆在乎掌握
      。故云:易統(tǒng)天心也

      是以設法象、採至精
      、具鼎爐
      、運符火、循刻漏
      、行卦爻
      、定時辰、分節(jié)候
      ,以盡天地之數(shù)也


      復 卦 建 始 萌 章 第 十 三


      【13】
      復卦建始萌,長子繼父體
      ,因母立兆基

      消息應鐘律,升降據(jù)斗樞

      三日出為爽
      ,震庚受西方。

      八日兌受丁
      ,上弦平如繩

      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

      蟾蜍與兔魄
      ,日月氣雙明。

      蟾蜍視卦節(jié)
      ,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

      彭 曉 註:
      復卦建始萌
      ,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者
      ,六陰爻下初變一陽爻為復卦
      ,故云建始萌也。

      謂因坤卦下
      ,變一乾爻
      ,內(nèi)體成震,坤是震之孕母
      ,故云立兆基

      震是乾之長子
      ,從此隨時漸發(fā),變至十五日
      ,變成純乾

      乾,父也
      ,故云繼父體也

      亦如月自三日現(xiàn)形,至於八日成上弦
      ,陽數(shù)得半
      ,喻鼎中金水各半也。
      至十五日圓
      ,滿出於東方
      ,蟾蜍與兔魄雙明
      ,喻鼎中金水圓滿
      ,得火候也。

      魏公託此卦象喻月生者
      ,蓋將半月三候攢於半日六辰內(nèi)
      ,進陽火,抽添於鼎中內(nèi)
      ,受火符有此變化兆萌也

      七八道已訖者,謂十五日乾體成就也

      屈折低下降者
      ,謂下文十六日以后退陽火用陰符也。


      十 六 轉(zhuǎn) 受 統(tǒng) 章 第 十 四


      【14】
      十六轉(zhuǎn)受統(tǒng)
      ,巽辛見平明

      艮直於丙南,下弦二十三

      坤乙三十日
      ,東北喪其朋。

      節(jié)盡相禪與
      ,繼體復生龍

      彭 曉 註:
      十六轉(zhuǎn)受統(tǒng)者,謂十六日以后
      ,陽火初退
      ,陰符始生也。
      巽辛見平明者
      ,亦如陽火初進之時
      ,與月生三日同也

      下弦二十三者,復如上弦同義
      ,金水各半也

      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者
      ,陰符到此消盡陽火也
      。緣一月內(nèi),陰陽各半
      ,陰陽相禪
      ,水火相須,一月既終
      ,復又如初

      再用復卦起首,故云:『繼體復生龍』也


      壬 癸 配 甲 乙 章 第 十 五


      【15】
      壬癸配甲乙
      ,乾坤括始終。
      七八數(shù)十五
      ,九六亦相應

      四者合三十,陽氣索滅藏

      八卦布列曜
      ,運移不失中。
      彭 曉 註:
      壬癸
      ,陰也
      ;甲乙,陽也

      陰陽相配
      ,謂丹母在乾坤鼎中,受陽龍陰虎相合之氣
      ,故云:『乾坤括始終』

      七八九六,四者
      ,合三十日也

      三十日內(nèi),七九應陽數(shù)
      ,六八應陰數(shù)

      乾坤各分其半,至三十日而盡
      ,陰符陽火俱終

      故當一月運火之時
      ,皆循八卦列曜運行。
      子午東西
      、抽添升降
      ,則陰陽舒卷,使金水調(diào)和

      如或運火失時
      ,霖旱不節(jié),既虧生成之理
      ,難留龍虎之形

      運火之士,細忖度之


      元 精 眇 難 睹 章 第 十 六


      【16】
      元精眇難睹
      ,推度效符證。
      居則觀其象
      ,準擬其形容

      立表以為范,占候定吉兇

      發(fā)號順時令
      ,勿失爻動時

      上察河圖文
      ,下序地形流。
      中稽於人心
      ,參合考三才

      動則循卦節(jié),靜則因彖辭

      乾坤用施行
      ,天地然后治,可得不慎乎

      彭 曉 註:
      元精者
      ,是鼎中神靈,真精
      ,天地之元氣也

      搏之不得,視之不見
      ,而能潛隨化機
      ,生成萬物。
      既窈冥難覩
      ,當推效符證
      ,立表為范
      ,發(fā)號施令,以應天符
      故仰觀象天
      ,俯察循地理
      ,乃得合天地之魂魄,會陰陽之慘舒
      ,樹立三才
      ,勘定休王,依卦象
      ,順爻辭
      ,分旦暮,敘升降

      故得乾坤泰而夫婦和
      ,龍虎交而天地理。
      以上并論
      ,循刻漏
      、運符火、明抽添
      、分進退
      ,一一不失日月星辰行度之數(shù),則鼎內(nèi)依四時生產(chǎn)萬物神精也

      運符火之士
      ,得不慎乎!

      御 政 之 首 章 第 十 七


      【17】
      御政之首
      ,管括微密
      ,開舒布寶,要道魁柄
      ,統(tǒng)化綱紐

      爻象內(nèi)動,吉兇外起

      五緯錯順
      ,應時感動。

      四七乖戾
      ,誃離俯仰

      彭 曉 註:
      御政之首者,運符火之士
      ,起首次第也
      ,既鑄金成鼎器,則管括回濟令微密也。
      開舒布寶者
      ,內(nèi)金舒暢
      ,滋液金水相依也。復隨斗柄
      ,經(jīng)歷十二辰
      ,上順五星於四七之間(四七乃二十八宿也),如或緯候參差
      ,節(jié)符不應
      ,則吉兇生於爻象,符火失於晨昏
      ,致使外五星錯亂
      ,則內(nèi)五氣不和,四七乖戾
      ,則周星誃離
      ,而鼎內(nèi)不生成也。
      外火雖動而行
      ,內(nèi)符閑靜不應
      ,則天魂地魄不相交接,是以星辰錯亂
      ,日月差殊
      ,四季不調(diào),萬物不產(chǎn)
      ,良由運火夏秋失節(jié)
      ,致鼎中霖旱不常也。

      文 昌 統(tǒng) 錄 章 第 十 八


      【18】
      文昌統(tǒng)錄
      ,詰責臺輔

      百官有司
      ,各典所部

      彭 曉 註:
      文昌統(tǒng)錄者,斗魁戴筐六星

      曰文昌官
      。一曰上將、二曰次將
      、三曰貴相
      、四曰司命、五曰司錄
      、六曰司史

      臺輔者,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
      ,曰三臺
      ,主宰天下者,上佐天子理陰陽
      、順四時
      ,下逐萬物之宜,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
      ,則象鼎內(nèi)受天地萬物之氣而生成變化也

      陰陽既乖,四時失度
      ,猶運符火之士
      ,調(diào)爕過差,故云詰責也

      金液還丹
      ,秘在鉛火二字,為之終始
      ,既得真鉛
      ,又難得真火也,其可輕議也哉

      是以魏公廣而喻之
      ,猶慮后人之迷惑也。


      日 合 五 行 精 章 第 十 九


      【19】
      日合五行精
      ,月受六律紀

      五六三十度,度竟復更始

      原始要終
      ,存亡之緒。

      或君驕溢
      ,亢滿違道

      或臣邪佞,行不順軌

      弦望盈縮
      ,乖變兇咎。

      執(zhí)法刺譏
      ,詰過貽主

      彭 曉 註:
      日合五行精者,每一月一度
      ,與月交媾也

      月受六律紀者
      ,謂金水於鼎內(nèi),逐月分受得半月律氣也
      。[律呂各六
      ,而日月共分之。]

      日月五星經(jīng)緯
      ,共生萬物
      ,喻鼎內(nèi)受外來之氣,升降子午之符
      ,排運五星之精
      ,交媾日月之粹,否泰相繼
      ,存亡相緒
      ,周而更始,始復而終坤也

      其神室
      ,陰精處中宮,居土德而象君

      若鼎內(nèi)應
      ,而外不專,良由國君驕溢
      ,則四方共輸不入

      臣下邪佞,致使時刻有差
      ,弦望盈虧
      ,晦朔吝咎,皆歸過於主

      主即金精土德神室也

      得失,即運符火之士也

      因茲姹女逃亡
      ,赤龍奔逸,神清既走
      ,金液何求



      辰 極 受 正 章 第 二 十


      【20】
      辰極受正,優(yōu)游任下

      明堂布政,國無害道

      內(nèi)以養(yǎng)己
      ,安靜虛無。

      原本隱明,內(nèi)照形軀

      閉塞其兌
      ,筑固靈株。

      三光陸沉
      ,溫養(yǎng)子珠

      視之不見,近而易求

      彭 曉 註:
      辰極受正
      ,優(yōu)游任下者,謂神胎居中宮
      ,喻君處明堂
      ,如北辰也。
      陰陽五行之氣
      ,臣下也

      但君臣理內(nèi),如北辰正天之中
      ,則陰陽五行之氣順和
      ,鼎室金水之液滋生,君得以養(yǎng)己安靜
      ,任運虛無
      ,自然變化也。
      原本隱明
      ,內(nèi)照形軀者
      ,謂金能隱明,又能自照
      ,得火而同益光明也

      閉塞其兌者,兌
      ,口也

      既安金虎靈根於中宮,則須固濟
      、筑塞其鼎口
      ,運役三光真精而入其內(nèi),哺養(yǎng)子珠靈汞
      ,故云三光陸沉也

      三光者,即陽火
      、陰符
      、金胎
      ,以象日、月
      、星也

      外運亦有三光,分在動靜美刻之內(nèi)
      ,陰陽符火之中
      ,變化而成也。
      緣內(nèi)外各有陰陽變易之體
      ,不可備論

      到此微妙,非口訣難以書傳也

      金汞在鼎
      ,變化莫測,莫可得而窺視

      或以天機運制
      ,法象樞轄,則金汞不敢迯亡
      ,龍虎得以交媾
      ,故云近而易求也。
      《陰符》曰:「宇宙在乎手
      ,萬化生乎身」是也


      黃 中 漸 通 理 章 第 二 十 一


      【21】
      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

      初正則終修
      ,干立末可持。
      一者以掩蔽
      ,世人莫知之

      彭 曉 註:
      《易》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
      ,美在其中
      。而暢於四肢,發(fā)於事業(yè)
      ,美之至也
      。」
      謂金虎在鼎中
      ,初受外來陰陽精氣
      ,漸漸潤澤肌膚,既初受氣
      ,始生萌芽
      ,正其枝干
      ,而終成果實也

      蓋喻金砂真汞初吐芽蘗也

      一者,水也

      緣水根真金在器中
      ,固濟蒙密,常人莫能知之也


      上 德 無 為 章 第 二 十 二


      【22】
      上德無為
      ,不以察求。
      下德為之
      ,其用不休

      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

      無者以奉上
      ,上有神德居。
      此兩孔穴法
      ,金氣亦相須

      彭 曉 註:
      上德者,水在上也
      ;下德者
      ,火在下也。
      水火既濟
      ,乾坤之謂也

      水在上常靜,無為而處
      ,陰不以察求也

      火在下常動,運轉(zhuǎn)經(jīng)歷十二辰內(nèi)
      ,其用不休也

      上閉稱有,內(nèi)水也
      ;下閉稱無
      ,外火也。
      無者以奉上
      ,謂火運四時五行之氣
      ,以資奉神胎,故云上有神德居
      ,即神胎金汞也

      此兩孔穴法
      ,金氣亦相須者,謂水火陰陽二氣
      ,雙關(guān)相須而成神藥
      ,餘無別徑也。

      魏公述此一章
      ,深明法象大綱
      ,神藥指歸也。


      知 白 守 黑 章 第 二 十 三


      【23】
      知白守黑
      ,神明自來

      白者金精,黑者水基

      水者道樞
      ,其數(shù)名一。

      陰陽之始
      ,玄含黃芽

      五金之主,北方河車

      故鉛外黑
      ,內(nèi)懷金華。
      被褐懷玉
      ,外為狂夫

      彭 曉 註:
      白者,金也
      ;黑者
      ,水也。
      知金水之根
      ,用為藥基
      ,則神精自生於器中,故云神明自來也

      白金自水而產(chǎn)
      ,乃為神器,水體不絕
      ,乃金水兩情
      ,為道樞紐也。
      水數(shù)一
      ,為天地陰陽五行萬物之始也

      水一、火二、木三
      、金四
      、土五是也。

      玄含黃芽者
      ,謂金水生黃芽也

      五金之主,北方河車

      河車者
      ,水火也

      謂水火二氣
      ,運生五行也。

      故鉛外黑
      ,內(nèi)懷金華者
      ,謂鉛未化白金之前,混於礦內(nèi)
      ,外貌黑而內(nèi)藏金華
      ,猶被褐懷玉之狂夫也。


      金 為 水 母 章 第 二 十 四


      【24】
      金為水母
      ,母隱子胎

      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真人至妙
      ,若有若無。

      髣髴大淵
      ,乍沉乍浮

      退而分布,各守境隅

      彭 曉 註:
      水生於金
      ,金為水母。

      謂金生水
      ,而反隱形於水
      ,乃隱子胎。

      水者金子
      ,子藏母胞者
      ,謂黑鉛變質(zhì),而寄位西方
      ,為白虎金胎

      水含金而復藏質(zhì)於金胞中,真水銀是也

      真人至妙
      ,各守境隅者
      ,謂真汞被外來符火逼逐在母胞中,乍沉乍浮
      ,飛伏不定

      若有若無,繼以符應進退
      ,又各守其界分
      ,則不敢動越也。

      魏公述此一章
      ,深明內(nèi)象視聽
      ,不及真精希夷出沒之狀也。

      玄妙哉
      ,神圣哉


      採 之 類 白 章 第 二 十 五


      【25】
      採之類白,造之則朱

      鍊為表衛(wèi)
      ,白里貞居。

      方圓徑寸
      ,混而相拘

      先天地生,巍巍尊高

      彭 曉 註:
      採之類白者
      ,謂初運動之時,先以白金為首也

      造之則朱者
      ,謂陶冶之際,次以赫火成朱也

      鍊為表衛(wèi)
      ,白里真居者,蓋以白金為神室也

      方圓徑寸
      ,混而相拘者,謂金胎象混沌而製造
      ,分上下兩弦
      ,中虛方圓徑寸,以安真汞

      既兩弦相合
      ,固濟綿密,使陰陽相符,纖微不漏
      ,以養(yǎng)龍虎

      《古歌》曰:「固濟胎不泄,變化在須臾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故且病?/span>
      先天地生
      ,巍巍尊高者
      ,謂真鉛未有天地混沌之前,鉛得一而先形
      ,次則漸生天地陰陽五行萬物眾類
      ,故鉛是天地之父母,陰陽之本元

      蓋圣人採天地父母之根
      ,而為大藥之基,聚陰陽純粹之精
      ,而為還丹之質(zhì),故殆非常物之造化也

      而修丹之始
      ,則以天地根為藥根,以陰陽母為丹母

      如有不能於其間生天地陰陽者
      ,即非金液還丹之道。

      若以有天地陰陽之后所產(chǎn)者
      ,五金八石
      、草木灰汁、晨霜夜露
      、雪漿冰水
      、青鹽白滷、諸物雜類
      ,而為之者
      ,不亦難乎?
      同志思之
      ,久而自悟
      ,故后篇云:「萬遍將可覩,神明或告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span>


      旁 有 垣 闕 章 第 二 十 六


      【26】
      旁有垣闕,狀似蓬壺。
      環(huán)匝關(guān)閉
      ,四通踟躕

      守御密固,閼絕奸邪

      曲閣相通
      ,以戒不虞。
      可以無思
      ,難以愁勞

      神氣滿室,莫之能留

      守之者昌
      ,失之者亡。
      動靜休息
      ,常與人俱

      彭 曉 註:
      凡修還丹,有壇爐鼎灶
      ,上下相接
      ,如蓬壺之狀,周旋四通
      ,鼎內(nèi)復有神室金胎
      ,委曲相連,鼎外復有樞轄固濟
      ,閼絕奸邪
      ,以防真氣走失,方免別生思慮
      ,仍無愁 勞也
      。雖固密隄防得神氣滿於室內(nèi),又須調(diào)運陰陽
      ,交互施功
      ,將以留連真精而成變化,如運火符差忒
      ,縱有真精在內(nèi)
      ,亦復飛走不住
      ,全在爕調(diào)水火
      ,守而勿失
      , 則必昌盛故。

      是 非 歷 藏 法 章 第 二 十 七


      【27】
      是非歷藏法
      ,內(nèi)視有所思

      履行步斗宿
      ,六甲以日辰。
      陰道厭九一
      ,濁亂弄元胞

      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晝夜不臥寐
      ,晦朔未嘗休。
      身體日疲倦
      ,恍惚狀若癡

      百脈鼎沸馳,不得清澄居

      累土立壇宇
      ,朝暮敬祭祠。
      鬼物見形象
      ,夢寐感慨之

      心歡意悅喜,自謂必延期

      遽以夭命死
      ,腐露其形骸。

      舉措輒有違
      ,悖逆失樞機

      諸述甚眾多,千條有萬餘

      前卻違黃老,曲折戾九都

      彭 曉 註:
      是非歷藏法
      ,曲折戾九都者,魏公謂:世人不達大道之宗元
      ,而趨傍門之曲徑
      ,故有內(nèi)思小伎,履步魁罡六甲日辰
      ,乃童蒙之漸階也

      復有對景接氣,房中之術(shù)
      ,屈伸握固
      ,閉氣咽津,因茲氣亂神疲
      ,魂傷魄瘁
      ,以致陽神逃於宮宅
      ,陰賊盜於肺肝,良由內(nèi)外相侵
      ,寅申相逼
      ,七魄游於死戶,三尸戰(zhàn)於眼睛
      ,百脈沸騰
      ,三田潰亂,本期永壽
      ,反爾傷生
      ,豈得見於清澄乎?
      復有外立壇堚
      ,祭祠淫鬼
      ,欲希遇道,乞遂延齡
      ,致使鬼氣傳於精魄
      ,邪風起於心室,或女夢寐
      ,或見形聲
      ,自謂長生可期,不知我命在我
      ,乃致促限
      ,棄腐形骸, 此屬多般
      ,皆為左道
      ,欲行轉(zhuǎn)住,欲速更遲
      ,悖亂至真
      ,乖訛天理,妄稱高道
      ,明達黃帝之文
      ,蔽隱真詮,全失老君之旨
      ,故魏公不欲人習傍門
      ,俾令逕入正道,而 歷藏諸法
      ,縱有小成
      ,終亦不免其死壞,惟金液還丹
      ,得服之后
      ,返老還嬰位
      ,證真人與天地同其長久也。
      故下文云:金砂入五內(nèi)
      ,霧散若風雨
      ,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
      ,髮白皆變黑
      ,更生稚牙齒,老翁復丁壯
      ,耆嫗成姹女
      ,收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

      又黃庭經(jīng)曰:百二十年猶可還
      ,過此
      修道誠甚難,雖待九轉(zhuǎn)八瓊丹
      ,日月之華救老殘

      則知此法,是白日沖天
      ,長生之上道明矣


      明 者 省 厥 旨 章 第 二 十 八


      【28】
      明者省厥旨,曠然知所由

      勤而行之
      ,夙夜不休。

      服食三載
      ,輕舉遠游

      跨火不焦,入水不濡

      能存能亡
      ,長樂無憂。

      道成德就
      ,潛伏俟時。

      太一乃召
      ,移居中洲

      功滿上升,膺籙受圖

      彭 曉 註:
      魏公警好道之人
      ,省究其旨,當自豁然

      既得之后
      ,夙夜勤修
      ,始終勿怠。

      藥成之后
      ,服食三年
      ,輕舉遠游。

      水火無礙
      ,坐在立亡
      ,暗施陰德,潛伏俟時
      ,太乙見召
      ,移居中州,計日上昇
      ,膺籙受圖也

      太乙乃修丹之主司也。中州乃神州也

      世人初得道
      ,鏤名金簡,於此州
      ,膺受圖籙
      ,始獲上昇也。

      火 記 不 虛 作 章 第 二 十 九


      【29】
      《火記》不虛作
      ,演《易》以明之

      偃月法鼎爐,白虎為熬樞

      汞日為流珠
      ,青龍與之俱。

      舉東以合西
      ,魂魄自相狗

      上弦兌數(shù)八,下弦艮亦八

      兩弦合其精
      ,乾坤體乃成。

      二八應一斤
      ,易道正不傾

      銖有三百八十四,亦應卦爻之數(shù)

      彭 曉 註:
      火雖有記
      ,須約易道而行之。

      循諸卦爻
      ,運諸否泰
      ,鼎器偃月
      ,即仰月也。金虎在內(nèi)
      ,為藥樞機

      朱汞青龍,被丙丁朱雀
      ,隨時趂逐
      ,俱入金胎,故謂之舉東合西也

      魂魄者
      ,東龍魂,西虎魄也

      上下兩弦
      ,合為一斤之數(shù),分三百八十四銖
      ,應一月二八之候
      ,則乾坤形體俱就,與一周天之數(shù)同也


      金 入 於 猛 火 章 第 三 十


      【30】
      金入於猛火
      ,色不奪精光。
      自開闢以來
      ,日月不虧明

      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

      金本從月生
      ,朔旦受日符。
      金返歸其母
      ,月晦日相包

      隱藏其匡郭,沉淪於洞虛

      金復其故性
      ,威光鼎乃熺。
      彭 曉 註:
      日月與金
      ,最為長久
      ,自開天闢地以來,日月之形如常
      ,而未常虧明,真金之重如初
      ,而未常奪色
      ,蓋三者一體也

      人徒見金精盛,而月倍明
      ,以知金自月生
      ,而不知月之明,本生於日也

      故會合之際
      ,月藏其明,淪洞虛
      ,以受日化
      ,乃能生金。
      而金姓本出於日
      ,故其堅剛重實
      ,稟太陽之色,具太陽之性也

      萬物遇火莫不銷壞
      ,惟金入火色不奪光。
      經(jīng)曰:百鍊而愈堅
      ,度大冶而益赤

      蓋火乃太陽之氣,金乃太陰之精

      金入猛火
      ,乃復其故性,是以鼎爐火熾
      ,則金色愈增
      ,而威光熺然可愛矣!

      子 午 數(shù) 合 三 章 第 三 十 一


      【31】
      子午數(shù)合三
      ,戊己號稱五

      三五既和諧,八石正綱紀

      呼吸相貪欲
      ,佇思為夫婦。
      黃土金之父
      ,流珠水之母

      水以土為鬼,土鎮(zhèn)水不起

      朱雀為火精
      ,執(zhí)平調(diào)勝負。
      水盛火消滅,俱死歸厚土

      三性既合會
      ,本性共宗祖。
      彭 曉 註:
      子水數(shù)一
      ,午火數(shù)二
      ,共合成三也。
      戊己土數(shù)五也

      三五合成八
      ,此乃三五既和諧,八石正綱紀也

      故得青龍呼白虎
      ,白虎吸龍精,呼吸相貪欲
      ,佇思為夫婦也

      黃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者
      ,土能竭水銀
      ,乃得不飛走,則四季尾
      ,火行土候是也

      金全自朱雀,火神調(diào)勻勝負

      水盛火滅
      ,晦朔俱終,歸功土德也

      三性既合會
      ,本性共宗祖,謂金火自一數(shù)水氣中產(chǎn)出

      蓋是先天地生
      ,元始氣中,而能生五行
      ,非只以金火二味而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49/3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許真人《銅符鐵卷》
      銅 符 鐵 卷 玉清無極總真人九天諶母元君授許真君吳猛真人傳 總 訣 三 元 神 丹 口 訣玉清有命封仙職,掌握南曹主化一
      。赤文幽隱彭儀房
      ,玄科至禁藍天碧。八萬四千一劫傳
      ,傳出天符火記歷
      。庚甲之年雜氣消,諸天慶會萬余室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坠蟮?前,萬圣千真總湛寂
      萬古丹經(jīng)王《周易參同契》魏伯陽祖師
      周 易 參 同 契 魏 伯陽 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者
      ,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搽x匡廓,運轂正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