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傳統(tǒng)典籍 >> 道學漸法之金丹大道 >> 丹道奠基作品

      《周易參同契》外丹煉制之探幽

      大道家園 2019-12-15 22:47:06



      《周易參同契》外丹煉制之探幽


      《周易參同契》(又名《參同契》
      ,下文簡稱為《契》)是東漢丹道魏伯陽所著。作為“萬古丹經(jīng)王”、“丹經(jīng)之祖”,它系統(tǒng)地論述了達到“長生久觀”、“養(yǎng) 性延命”
      、“修道成仙”愿望的具體途徑
      ,總結了東漢以前丹學和房中的成就
      ,匯通了大易陰陽交合
      、黃老自然養(yǎng)性
      、爐火鉛汞煉丹三家之說,合而為一
      。(“大易 情性
      ,各如其度;黃老用究
      ,較而可御
      ;爐火之事,真有所據(jù)
      。三道由一
      ,俱出徑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盵1])它以《周易》的陰陽八卦為理論基礎
      ,以六十四卦爻為運算符號, 融合黃帝的清靜宗旨
      ,貫通老子的無為思想
      ,結合日月運行的規(guī)律,論述了外丹爐火的地元法
      ,陰陽交感栽接的人元法以及清凈孤修的天元法
      ,三者相類相通,互比 互擬
      ,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煉丹體系
      ,為后世的內(nèi)外丹修煉及房中術的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外丹術上
      ,以真鉛與真汞為藥物
      ,闡述丹藥的冶煉過程及冶煉丹藥時 所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在內(nèi)丹術上
      ,以小腹的丹田為爐
      ,以頭頂?shù)哪嗤瑁ò贂槎Γ泽w內(nèi)的元精
      、元氣和元神為藥物
      ,以大小周天的運行規(guī)律為火侯。在房中 術上
      ,提出了男女雙修的陰陽交感栽接的修練之法

      傳世的《契》注釋本甚多。宋代鄭樵的《通志?藝文略》載有《契》及注本19部31卷
      ;唐宋以后的《契》注本
      ,《四庫全書總目》道家類中收有6部16卷
      ;明 代正統(tǒng)《道藏》收入11種。在這眾多的注本中
      ,最古者是陰長生本
      ,主要闡述外丹;流傳最廣者
      ,首推彭曉本
      ;俞琰本旁征博引,對氣功理論的研究很有幫助
      ;朱 元育本精于內(nèi)丹解釋
      ,是氣功研究者必讀之物;董德寧本平實易懂
      ,可作入門之磚[2]
      。雖然彭曉的《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注本分章過細,有割裂文義之嫌
      , 但由于流傳最廣
      ,且行文雅致,才氣橫溢,因而本文研究外丹,主要以彭曉的注本為研究對象
      ,著重挖掘《契》中外丹練制過程的原理
      、要素
      、過程和效果。
      練制外丹,不僅能滿足“長生久觀”、“養(yǎng)性延命”
      、“修道成仙”的超世俗的目的,而且能滿足“鬻丹于權貴之門以躋身仕林或見寵當朝”及經(jīng)濟和藥用的世俗目 的[3]
      。正因為練制外丹有如此多的好處
      ,所以外丹的煉制有很大的吸引力,“自古及今
      ,好者億人”
      ,“使宦者不仕,農(nóng)夫失蕓
      ,商人棄貨
      ,志士家貧?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ǖ? 70章)然而
      ,由于古代有關煉丹的著述多用隱喻,“露見枝條
      ,隱藏本根”
      ,因而燒煉外丹,由于“不得其理”
      ,致使“竭殫家產(chǎn)
      ,妻子饑貧”(第70章),甚 至導致死亡
      ,從而出現(xiàn)縱使“周文揲蓍
      ,孔子占象,扁鵲操針
      ,巫咸叩鼓
      ,安能令蘇,復起馳走
      ?”(第71章)的嚴重后果
      ,所以煉制外丹一定要十分謹慎。


      、 外丹煉制原理


      外丹理論包含“鼎室中自是一天地”(第6章有“故鼎室中乃自是一天地也”)的爐鼎法象天地的宇宙觀
      、鉛汞藥物蘊含元氣生成,“元精眇難睹
      ,推度效待證” (第16章)的陰陽本元精及其運思方法
      ,以及“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序》)的火候觀和五行返生說?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镀酢分袩挼さ亩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方位、藥物
      、火候
      、時辰、變化 等
      ,都是用《易》的卦爻辭義來表述的
      。“公撰《參同契》者
      ,謂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
      ,故托易象而論之,莫不假借君臣以彰內(nèi)外
      ;敘其離坎
      ,直指汞鉛;列以乾 坤
      ,奠量鼎器
      ;明之父母,保以始終
      ;合以夫婦
      ,拘其交媾
      ;譬諸男女,顯以滋生
      ;析以陰陽
      ,導之反復;示之晦朔
      ,通以降騰
      ;配以卦爻,形于變化
      ;隨之斗柄
      , 取以周星;分以晨昏
      ,昭諸刻漏
      。故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
      ,以水火為化機
      ,以五行為輔助,以真鉛為藥祖
      ,以玄精為丹基
      ,以離坎為夫妻,以天地為父母
      , 互施八卦
      ,驅役四時。分三百八十四爻
      ,循行火候
      ;運五星二十八宿,環(huán)列鼎中
      。乃得水虎潛形
      ,寄庚辛而西轉;火龍伏體
      ,逐甲乙以東旋
      。《易》曰:‘圣人有以 見天下之賾
      ,而擬諸其形容
      ,象其物宜’。公因取象焉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ā缎颉罚镀酢逢U述煉丹的總原則:“乾坤剛柔,配合相包。陽稟陰受
      ,雌雄相須
      。須以造化,精氣乃 舒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搽x冠首,光耀垂敷
      。玄冥難測,不可書圖
      。圣人揆度
      ,參序立基。四者混飩
      ,徑人虛無
      。六十卦周,張布為輿
      。龍馬就駕
      ,明君御時。和則隨從
      ,路平不邪
      。 邪道險阻,傾危國家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ǖ?1章)開宗明義地講述了冶煉內(nèi)丹所必需具備的工具、藥物等物質基礎及冶煉過程中所必備的技術和知識
      ,認為冶煉丹藥
      ,必須按 照《易經(jīng)》六十卦的演變機理,參閱日月的變化規(guī)律
      ,抓住時機
      ,掌握正確的火候。如若方法不當
      ,進行盲目的煉制
      ,則可能發(fā)生不測的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煉丹者 的生命安全
      。因而煉丹必須謹慎從事

      《契》認為,爐火藥物之運
      ,與自然變化同途
      ,“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序》)。這是因為“未有天地混沌之前
      ,鉛得一而相形
      ,次則漸生天地陰陽五行萬物眾 類
      ,故鉛是天地之父母,陰陽之本元
      。蓋圣人采天地父母之根而為大藥之基
      ,聚陰陽純粹之精而為還丹之質,殆非常物之造化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ǖ?5章)真鉛為天地根,采 以為大藥之根基
      ;水銀為真金母
      ,即所謂“金母在中宮為水銀”(第37章)?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叭粢蕴斓乜倲?shù)則之
      ,則無逃其運用。致感鼎內(nèi)
      ,五行自拘
      ,陰陽交媾,火興水退
      , 水激火衰
      ,日魂起于朔晨,月魄終于晦暮
      ,雄雌相禪
      ,砂汞互生,天地自然丹道昭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ǖ?9章)所以還丹之道合于天地自然丹道,皆為合日月陰陽之精氣而 成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拔汗^修金液還丹與造化同途,因托易象而論之”(《序》)
      ,“故以乾坤為鼎器
      ,以坎離為匡郭,以水火為夫妻
      ,以陰陽為龍虎
      ;以五行為緯而含真精,以 三才為經(jīng)而聚純粹
      ;寒來暑往
      ,運行于三百八十四爻;兔起鳥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
      。此皆始于乾坤二卦之體而求變化者也”(第1章)

      《契》提出冶煉丹藥的“同類相從”思想,認為藥物只有是同一種類
      ,才能煉丹成功
      ;反之,以不同種類的藥物煉之
      ,必然遭致失敗
      。《契》云:“欲作服食仙
      ,宜 以同類者
      ,植禾當以黍,覆雞用其子
      ,以類輔自然,物成易陶冶
      ,魚目豈為珠
      ?蓬蒿不成槚,類同者相從
      ,事乖不成寶
      ,是以燕雀不生鳳,狐兔不乳馬
      ,水流不炎 上
      ,火動不潤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ǖ?3章)就是說自古以來都是種黍得禾
      ,以雞孵卵,如要使燕雀生鳳
      ,狐兔乳馬
      ,非類強合,終歸失敗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叭羲幬锓欠N,名類不同
      ,分劑參 差
      ,失其紀綱,雖黃帝臨爐
      ,太乙降坐
      ,八公搗煉,淮南執(zhí)火?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ǖ?8章)也無濟于事
      。從另一方面說,冶煉丹藥“異類不相成”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镀酢分信u那些用不同類 的藥物混雜在一起的煉丹者,“世間多學士
      ,高妙負良才
      。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貨財
      ,據(jù)案依文說
      ,妄以意為之,端緒無因緣
      ,度量失操持
      ,搗治羌石膽,云母及礜 磁
      ,硫黃燒豫章
      ,泥汞相煉飛,鼓下五石銅
      ,以之為輔樞
      ,雜性不同類,安肯合體居
      ,千舉必萬敗
      ,欲黠反成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ǖ?4章)
      《契》還建構了外丹爐火的“三五與一”模型
      。“三五”即“三性”
      、“三物”
      。模型以汞為水,其數(shù)一
      ,成數(shù)六
      ;鉛為金,其數(shù)四
      ,成數(shù)九
      ;木炭為木,其數(shù)三
      , 成數(shù)八
      ;木炭入爐為火
      ,其數(shù)二,成數(shù)七
      ;八石為土
      ,其數(shù)五,成數(shù)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镀酢吩疲骸盎鹉茕N金,火又生于木
      ,金復克木
      ,是以火金木反制為榮”,“金水合處
      ,木 火為伍”
      ,“子當右轉,午乃東旋”
      。子為水位
      ,右轉而與金合處,為鼎內(nèi)藥物鉛汞交相攝入
      ;午為火位
      ,東旋而與木為侶,為火得木而旺
      ,失木而衰,屬火候抽 添
      。子生數(shù)一
      ,金生數(shù)四,金水合處則為五
      ;火生數(shù)二
      ,木生數(shù)三,木火為伍亦為五
      ;又戊己居中宮
      ,為土,土生數(shù)五

      、外丹煉制的要素


      《契》所記述的外丹煉制的三大要素是:
      1.鼎器
      鼎器(又名鼎爐,爐鼎)是煉丹的基本工具
      ,包括鼎和爐
      。《契》中的鼎器為太一爐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抖ζ鞲琛吩谥v鼎器的形狀時
      ,鼎器分蓋與座兩個部分,蓋圓周一尺五寸
      ,厚 度為一寸一分
      ;座圓周三尺二寸,厚度為二寸
      ,高度為一尺二寸
      ,厚薄要求十分均勻,在相當于腹部的地方安上三個與內(nèi)部不通的小孔
      ,以便把它固定在爐子上而不 會搖動
      。《鼎器歌》歌云:“圓三五
      ,寸一分
      ,口四八,兩寸唇
      ,長尺二
      ,厚薄勻,腹齊三
      ,坐垂溫
      。”
      2.藥物
      藥物是煉丹的原料
      。外丹藥物有四黃(雄黃
      、雌黃、砒黃
      、硫黃)
      、四神(朱砂、水銀
      、鉛和硝)
      、五金(金、銀
      、銅
      、鉛、鐵)
      、八石(丹砂
      、礜石、石膽
      、硇 砂
      、鵬砂、礬石
      、戎鹽
      、硝石)等
      。《契》主張“雄雌設陳”
      、“知白守黑”
      ,只用鉛汞二物為煉丹藥物,反對雄黃
      、八石諸雜藥作為煉丹的藥物
      ,“胡粉投火中, 色壞還為鉛
      ,……金以砂為主
      ,稟和于水銀?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ǖ?3章)“故鉛外黑
      ,內(nèi)懷金華,被褐懷玉
      ,外為狂夫
      。”(第23章)“配以取食
      ,雄雌設陳
      ,挺除武都,八 石棄損
      ,審用成功
      ,世俗所珍”(第89-90章),認為只有《黃帝九鼎神丹經(jīng)》的“第一神丹(丹華)”可取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镀酢分械摹懊弧谝欢Α猓橙绱笫蛎住? (第83章)
      ,就明確無誤地證實“還丹”是取“九鼎丹”的“第一鼎”。
      彭曉在論及《契》藥物時說要“以真鉛為藥祖
      ,以玄精為丹基
      。”“真鉛”指鉛
      ,“玄精”當指水銀
      。他在解釋“水者金子,子藏母胞”句時說:“黑鉛變質而寄位 西方
      ,為白虎
      。金胎,水含金而復藏質于金胞中
      ,真水銀是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逼渲小般U黑變質”,即指已經(jīng)還原為真鉛
      。彭曉說:“陽火化氣為珠砂
      ,故火生土,土生金
      ,金是 太陰之玄精”
      ,而“水銀生于金母”,“金砂水銀皆一體之物
      ,以金為母
      ,還產(chǎn)砂汞”。鉛在“未有天地混沌之前”已“得一而相形”
      ,故“以真鉛為藥祖”
      ,即 “是將天地根為藥根”;水銀“生于金母”
      ,金是“太陰之玄精”
      ,故“以玄精為丹基”,即是以“真金母為藥母”
      。把作為藥物的鉛汞取意為藥祖與丹基
      ,或藥根 與藥母,用意在于烘托還丹的神奇功效

      《契》還提出了金石藥具有金屬性(“金精”)
      、可熔性(“水基”)和揮發(fā)性(“火精”)的“三物一家”說。如鉛有金屬性
      ,又易熔化
      ,說明它含“水基”(可 熔性)也多,故有“河車”(船)之稱
      。外丹藥品有金
      、水、火三性
      ,固態(tài)金屬見不到“水”
      ,但熔化后生出“水”來,故“水者道樞”
      ,象“其人”一樣“若有若 無”
      。《契》云:“三性既合會
      ,本性共宗祖”
      ,天然巴越砂也屬土,土能生金
      ,內(nèi)含三性
      ,在煉丹過程中
      ,“三物(性)相含受,變化狀若神”
      ,最后三性“俱死 歸厚土”
      ,結成還丹。
      3.火候
      火候為丹家不傳之秘
      ,要真正掌握它只能靠真師臨爐指點和自己體悟
      。火侯的重要性
      ,《契》用了不同的比喻加以強調(diào)
      。通過自然現(xiàn)象作比喻,說明火候的節(jié)度順則 吉
      、逆則兇
      ,“按歷法令,至誠專密
      ,謹候日辰
      ,審察消息,纖介不正
      ,悔吝為賊
      。二至改度,乖錯委曲
      。隆冬大暑
      ,盛夏霜雪,二分縱橫
      ,不應漏刻
      ,風雨不節(jié), 水旱相伐
      ,蝗蟲涌沸
      ,群異旁出,天見其怪
      ,山崩地裂
      。孝子用心,感動皇極
      。近起已口,遠流殊域
      ,或以招禍
      ,或以致福,或興太平
      ,或造兵革
      ,四者之來
      ,由乎 胸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ǖ?4章)通過治理國家作比喻
      ,強調(diào)筑基時要謹慎掌握火候,“得不慎乎
      ,御政之首
      !管括微密,闔舒布寶
      ,要道魁柄
      ,統(tǒng)化綱紐。爻象內(nèi)動
      ,吉兇始 起
      ,五緯錯順,應時感動
      ,四七乖戾
      ,移離俯仰,文昌總錄
      ,詰責臺輔
      ,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ǖ?6-18章)通過君主的統(tǒng)治作比喻,來說明動靜不失時機 是火候的準則
      ,“君子居其室
      ,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
      。謂萬乘之主
      ,處九重之室,發(fā)號施政
      ,順陰陽節(jié)
      ,藏器待時,勿違卦月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ǖ?2章)并認為外丹修 煉過程,其間的進火退符
      、抽鉛添汞
      ,都要嚴格掌握,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就好象大臣敬重君主
      ,君主愛護大臣一樣
      。“善愛敬
      ,如君臣
      ,至一周,甚辛勤
      。密 防護
      ,莫迷昏,途路遠
      ,復幽玄
      。”(《鼎氣歌》)
      《契》以氣候
      、時辰結合八卦天象數(shù)
      ,用陽火、陰符表示煉制還丹時要掌握時刻進退之火侯
      。其中
      ,每一辰內(nèi)于24氣中分得2氣,72候中分6候
      。在子后午前6 時陽火入神室之中
      ,“是冬至以后、夏至以前半年180日
      ,運火合天符動靜盈締造化萬物之數(shù)也”
      。“午后亥前6辰陰符分得氣候節(jié)符
      ,與以前6辰數(shù)時刻并同
      , 亦象夏至后冬至以前180日也”。這就是說
      ,用1天12時辰來分1年中的24氣
      、72候,則每時后得2氣6候
      。也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30日(一個月)
      ,煉 丹時,在子后已前6辰進陽火
      ,猶如冬至以后
      、夏至以前的半年180日;于中后亥前退陰符
      ,也象夏至以后
      、冬至以前的半年180日。這樣,一日12個時辰煉 丹掌握進陽火
      ,退陰符的道理,也就與1年12月的相通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斑\春夏秋冬,分二十四氣
      ,擘七十二侯
      ,以一年十二月氣侯感于一月內(nèi),以一月氣侯陷于一晝夜十二 時辰中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ǖ?章)“自子丑寅為春,卯辰巳為夏
      ,陽火候也
      ;午未申為秋,酉戌亥為冬
      ,陰符候也
      。乃于十二辰中運其火符……不失鼎內(nèi)四時,不虧象中寒暑
      , 則其丹必成矣”
      。(第6章)
      《鼎器歌》中也講到火候:“陰在上,陽下奔
      ,首尾武
      ,中間文,始七十
      ,終三旬
      ,二百六,善調(diào)勻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倍ζ髦匈A存著真鉛與真汞,真鉛屬陰而為水
      ,真汞屬陽而為 火
      。火性炎上
      ,性本飛揚
      ,所以真汞極其容易走散;水性潤下
      ,性本沉靜
      ,所以真鉛極其凝重穩(wěn)固。只有以靜制動,用鉛拘汞
      ,才能汞不飛而鉛下沉
      ,結成外丹。外 丹開始凝結的時候
      ,真汞會竄動不休
      ,但當真鉛牢牢地壓在它的上面時,它就不得不服壓服下來了
      。外丹初步結成以后
      ,還要繼續(xù)進行烹煉。烹煉的火候有文火與武 火的區(qū)別
      ,武火用來煅煉堅固
      ,文火用來沐浴溫養(yǎng)。子時為陰之尾
      、陽之首
      ,需要進火而退水;午時為陽之尾
      、陰之首
      ,需要進水而退火。這兩個時間內(nèi)極易產(chǎn)生變 化
      ,所以必須用武火速煅以使堅固
      。卯與酉介于子和午的中間,這兩個時間內(nèi)陰陽調(diào)勻
      ,二氣平和
      ,比較穩(wěn)定,所以只用文火溫養(yǎng)就行了
      。文火溫養(yǎng)
      ,就是“沐 浴”。七十日加上三旬的三十日為一百日
      ,一百日加上二百六十日則為三百六十日
      ,正符合周天度數(shù),以應周年的火候
      。大致一百日中須用武火
      ,二百六十日中須用 文火。

      、外丹煉制的過程


      《契》外丹煉制的過程是:一
      、“以金為堤防”,筑固爐鼎
      ;二
      、用“六一泥”“固塞其際會
      ,務令致完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比?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采藥歸爐;四
      、煉還丹(黃丹和靈丹)
      ;五、伏 食(制玄黃)
      。《契》描述以鉛汞煉丹的變化過程為:“以金為堤防
      ,水火乃優(yōu)游
      ,金數(shù)有十五,水數(shù)亦如之
      。臨爐定銖兩
      ,五分水有余,二者以為真
      ,金重如本 初
      。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
      ,二物相含受
      ,變化狀若神,下有太陽氣
      ,伏蒸須臾間
      ,先液而后凝,號白黃輿焉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ǖ?7章)“搗冶并合之,弛入赤色門
      。固塞 其際會
      ,務令致完堅,炎火張于下
      ,晝夜聲正勤
      ,始交使可修,終竟武乃陳
      ,候機加謹慎
      ,審察調(diào)寒溫。周旋十二節(jié)
      ,節(jié)盡更親觀
      。氣索命將絕
      ,休死亡魂魄,色轉 更為紫
      ,赫然成還丹
      。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為神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ǖ?8章)
      《契》的“固塞其際會”,是用礬石
      、戎鹽
      、鹵咸、牡蠣
      、赤石脂
      、滑石、胡粉
      ,凡七物(隱名六一)和醋等作“六一泥”
      ,起密封鼎爐之用。其中“六一泥”的具 體化學成份:礬石名目很多
      ,既可以指明礬KAI(SO4)2?12H2O和綠礬FeSO4?7H2O
      ,也可以指黃礬KFe(SO4)2(OH)6和膽礬 CuSO4?5H2O;戎鹽的主要成分是NaCI
      ;鹵鹽的主要成分也是NaCI
      ,可能含硫酸鈉及硫酸鎂;牡蠣是一種貝類
      ,其殼經(jīng)煅燒
      ,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CaCO3;滑石
      ,唐代指一種多水高嶺土
      ,主要成分是AI2O3?2SiO2?4 H2O,晉代指3MgO?2SiO2?2H2O即矽酸鎂
      。胡粉
      ,即鉛粉,化學組成是Pb(OH)2?PbCO3
      ,系用鉛與醋反應制成
      。赤石脂的主要成分是 Fe2O3,近代常用作染料

      下面具體簡述《契》外丹煉制的過程:
      1.黃丹的煉制
      黃丹(Pb3O4)
      ,又稱鉛丹,其色鮮艷橘紅
      ,一向被煉丹術士現(xiàn)為珍寶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镀酢分泣S丹的原料為胡粉,煉制過程大致分為兩步:先提取真鉛
      ,然後反復炒煉
      ,使 之成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镀酢吩疲骸昂弁痘鹬?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色壞還為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焙?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即碳酸鉛PbCO3(又稱鉛粉、水粉)
      ,其色白
      ,在火中受熱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
      ,生成黃至桔紅色 的一氧化鉛PbO(即密陀僧),繼續(xù)加熱
      ,一氧化鉛在碳與氧的作用下
      ,生成鉛和二氧化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吧珘倪€為鉛”中的“色壞”是指燒煉過程中
      ,胡粉的白色轉為密陀 僧的黃色,“還為鉛”
      ,指胡紛經(jīng)過燒煉後還原為銀白色的鉛(又稱真鉛
      、金華、金精)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镀酢罚骸安芍惏祝熘畡t朱
      ,煉為表衛(wèi)
      ,白里貞居?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ǖ?5章) “白者金精
      ,黑者水基,水者道樞
      ,其數(shù)名一
      。陰陽之始,玄含黃芽
      ,五金之主
      ,北方河車
      。故鉛外黑,內(nèi)懷金華
      ,被褐懷玉
      ,外為狂夫?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ǖ?3章)真鉛表層 因氧化而常呈黑褐色
      ,而內(nèi)里仍為銀白色,故調(diào)其“被揭懷玉”
      ,“外黑”而“內(nèi)懷金華”
      。“白者金精”言其里
      ,“黑者水基”謂其表
      。按河圖五行數(shù),黑者水
      , 白者金
      ,水居北方,其生數(shù)為一
      。故彭曉說:“水數(shù)一
      ,為天地、陰陽
      、五行
      、萬物之始也,水一
      、火二
      、木三、金四
      、土五是也
      。”(第23章)
      在黃丹的煉制過程中
      ,炒煉鉛丹提煉真鉛為采藥
      ,將真鉛炒煉為黃丹為歸爐。
      2.靈丹的煉制
      靈丹即硫化汞HgS(又稱靈砂
      、金砂
      、丹砂、大藥之祖
      、金丹之宗)
      ,色紅,是由水銀Hg(又稱汞
      、太陰之精)通過燒煉為紅色的升丹(又稱三仙丹
      ,即氧化汞 HgO)
      ,再與硫S(又稱硫磺、硫黃
      、太陽之精)化合而成
      。《契》煉制靈丹的方法
      ,是先將水銀和硫磺置於密封的鼎器內(nèi)
      ,然後進行加熱、冷卻
      、再加熱
      、再冷 卻的反復精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镀酢吩疲骸昂由湘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靈而最神,得火則飛
      ,不見埃塵
      。鬼隱龍匿,莫知所存
      ,將欲制之
      ,黃芽為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ǖ?8章)河上姹女
      ,指水銀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办`而 最神,得火則飛
      ,不見埃塵
      。鬼隱龍匿,莫知所存”
      ,指水銀易揮發(fā)或沒入土中
      。黃芽,指靈丹
      。在常溫下水銀與硫黃可以化合成為硫化汞
      。硫化汞需要一定溫度 (580℃以上),并且要有一個大氣壓的氣壓
      ,才能實現(xiàn)的分解
      。為了保證反覆精煉過程的順利進行,并充分的反應
      ,必須有效防止加溫后水銀蒸氣的揮發(fā)
      ,因此 水銀與硫磺必須充分混合
      ,反應器的裝置必須嚴格密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镀酢吩疲骸皳v冶并合之
      ,弛入赤色門。固塞其際會
      ,務令致完堅
      ,炎火張于下,晝夜聲正勤
      ,始交使可 修
      ,終竟武乃陳,候機加謹慎
      ,審察調(diào)寒溫
      。周旋十二節(jié),節(jié)盡更親觀
      。氣索命將絕
      ,休死亡魂魄,色轉更為紫
      ,赫然成還丹
      。”(第38章)將人工合成的硫化汞 搗碎一并置入反應器后
      ,務必將一切交接際會之處密封嚴實
      。加溫時開始用文火,促使硫化汞緩慢分解
      ,到一定程度后用武火確保其充分完全分解
      ,然后抽薪降溫, 讓其冷卻
      ,使分解后的水銀和硫的蒸氣在升煉裝置中重新合成
      ,再度凝結成硫化汞?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把谆饛堨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晝夜聲正勤”,指硫在反應器中受熱后
      ,由于導熱性能差
      ,內(nèi)外 體積膨脹不一致而不停發(fā)出爆裂之聲。由于古代沒有玻璃器皿作反應器
      ,不能直視鼎內(nèi)的反應情況
      ,因而鼎內(nèi)的反應情況必須完全依賴掌爐者的聽覺,即由他們根據(jù) 爐中爆裂聲音的大小、有無決定進火或抽薪
      ,所以要求“候視加謹慎
      ,密察調(diào)寒溫”。爐內(nèi)硫磺的爆裂聲由小至大
      、由有至無
      ,要反復十二次,即“周旋十二節(jié)”
      。 出爐時參加反應的水銀和硫都已不復獨立存在
      ,即“氣索命將絕,體死亡魂魄”
      ,水銀和硫二者的化合則是“色轉更為紫
      ,赫然成還丹”。
      《契》中用十二辟卦來喻爐火進退
      ,與靈丹煉制過程十分吻合
      。剛剛點火,爐內(nèi)開始溫暖為“朔旦為復
      ,陽氣始通”
      ,“播施柔暖,黎蒸得?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繼續(xù)添薪,爐火光 耀漸旺為“臨爐施條
      ,開路正光
      ,光耀漸進,日以益長”
      ;爐火通泰
      ,爐內(nèi)剛柔兩性藥物沸騰,硫磺破裂之聲由小至大為“仰以成泰
      ,剛柔并隆
      ,陰陽交接
      ,小往大 來”
      ;汞與硫磺之蒸氣布滿瓶口即卯門為“漸歷大壯,俠列卯門”
      。雜質排出爐底如“榆莢墮落
      ,還歸本根”;而“夬陰以退
      ,陽升而前
      ,洗濯羽翮,振索宿塵”和 “乾健盛明,廣被四鄰”是說鼎內(nèi)還有未分解之物
      ,經(jīng)升溫后即陽升而前而分解
      ;開始退火則稱“姤始紀緒,履霜最先”
      ;“剝爛肢體
      ,消滅其形,化氣既竭
      ,亡失 至神”是說水銀和硫磺都已不復獨立存在
      ;需要再次精煉就說“道窮則返,歸乎坤元”
      。(第49-60章)
      3.玄黃的煉制
      玄黃(即龍虎大還丹
      、金丹、仙丹)是在高溫下黃丹與靈丹各自分解后
      ,重新組合成HgO與PbO的混分物
      ,色黃。黃丹與靈丹的反應
      ,《契》喻之為“龍呼於虎
      ,虎吸能精,兩相飲食
      ,俱相貪便
      ,遂相銜咽,咀嚼相吞”(第69章)

      真鉛制服真汞
      ,使真鉛、真汞化合為一
      ,煉成玄黃的過程就是伏食
      。《契》云:“偃月法爐鼎
      ,白虎為熬樞
      。汞日為流珠,青龍與之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闭婀瘶O易飛走,真鉛性情 穩(wěn)定
      。真汞在真鉛的制服下
      ,兩相化合。最初“化為白液”
      ,隨后“凝而至堅”
      ;當溫度升高后,又熔化成液體(解化為水),繼續(xù)加熱
      ,則氧化為玄黃
      。《契》 云:“天地媾其精
      ,日月相揮持
      ,雄陽播玄施,雌陰化黃包
      ,混沌相交接
      ,權與樹根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疤柫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常欲去人,卒得金華
      ,轉而相因
      。化為白液
      ,凝而至堅
      ,金 華先唱,有傾之間
      ,解化為水
      ,馬齒闌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ǖ?8章)真鉛
      、真汞的化合過程,是一個五行逆行的運動過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镀酢吩疲骸拔逍绣e王,相據(jù)以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鹦凿N金,金 伐木榮
      。三五與一
      ,天地至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ǖ?8章)“子當右轉
      ,午乃東旋
      。卯酉界隔
      ,主定二名。龍呼于虎,虎吸龍精
      。兩相飲食
      ,俱相貪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ǖ?9章)由于鉛 的氧化物(黃丹)為強氧化劑
      ,故可伏汞,使之迅速被氧化而不飛走
      。但因用藥量多
      ,往往氧化不完全,而且制得的玄黃在潮濕空氣中長期放置
      ,也會變成灰土那樣 的粉末
      。《契》:“歲月將欲訖
      ,毀性傷壽年
      ,形體為灰土,狀若明窗塵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保ǖ?7章)
      《契》描述了玄黃的煉制的火侯:“丹砂木精,得金乃并
      ;金水合處
      ,木火為伍。四者混沌
      ,列為龍虎
      ;龍陽數(shù)奇,虎陰數(shù)隅
      。肝青為父
      ,肺白為母;腎黑為子
      ,心 赤為女(此句文中無――引者加)
      。脾黃為祖,子五行始
      ;三家一物
      ,都歸戊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保ǖ?6章)金水木火上相互交會
      ,看起來是虛的,實際上它們和人身的各個部 位是相聯(lián)系的
      。丹砂為木之精
      ,天三生木
      ,位居東,其象為青龍
      ;鉛丹為金
      ,地四生金,位居西
      ,其象為白虎
      ;故謂“龍陽數(shù)奇,虎陰數(shù)隅”
      。金能生水
      ,水由金 生,金水兩家
      ,情如母子
      ,同時,魄與精同系于身
      ,所以稱:“金水合處”於北
      ,水數(shù)一,與金數(shù)四并為一五
      ;木能生火
      ,火由木生,木火兩家
      ,情同父女
      ,同時, 魂和神同系于心
      ,所以稱:“木火為伍”於南
      ,火數(shù)二,與木數(shù)三并為一五
      。肝為青龍
      ,為木,為魂
      ,發(fā)竅于目
      ;心為朱雀,為火
      ,為神
      ,發(fā)竅干舌。肺為白虎
      ,為 金
      ,為魄,發(fā)竅于耳
      ;腎為子武
      ,為水
      ,為精,發(fā)竅于耳
      。脾為戊己土
      ,位居中央
      ,其色尚黃
      。土旺四季,為木大金水的宗祖


      、內(nèi)丹煉制的效果


      1.強身健體?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镀酢氛J為
      ,還丹入口,可以使人青春煥發(fā)
      ,肌膚滋潤
      ,容顏光澤,筋骨強健
      ,益壽延年
      ,長葆青春,“金砂入五內(nèi)
      ,霧散若風雨
      。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
      ,發(fā)白皆變黑
      ,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
      ,耆婦成姹女
      。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ǖ?2章)
      2.發(fā)掘人體潛能:“伏食三載,輕舉遠游
      ,跨火不焦
      ,入水不濡,能存能亡
      ,長樂無憂
      。”(第28章)即通過服食金液還丹
      ,就能達到返老還童
      、長樂無憂的效果

      3.修道成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镀酢废嘈磐ㄟ^守中抱一
      、歸根復命的“服煉九鼎”,“配以服食”
      ,是能夠延年益壽
      ,長生久視,羽化成仙的
      。關于取食金丹成仙的根據(jù)
      ,《契》 說:“巨勝尚延年,還丹可入口
      ,金性不敗朽
      ,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
      ,壽命得長久
      。”(第32章)《契》認為胡麻這類草木之藥
      ,尚可延年
      ,如果服了金丹大 藥,自然可以長生不老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拔┪羰ベt,懷玄抱真
      ,服食九鼎
      ,化洽無形。含精養(yǎng)神
      ,通德三元
      ,精液湊理,筋骨致堅
      。眾邪辟除
      ,正氣常存,累積長久
      ,變形而 仙
      。”(第79章)“道成德就
      ,潛伏俟時
      ,太一乃召,移居中洲
      ,功滿上升
      ,膺篆受圖
      。”(第28章)“御白鶴兮駕龍鱗
      ,游太虛兮謁仙君
      ,錄天圖兮號真 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保ā抖飧琛罚叭暨_此
      ,會乾坤,片子沾
      ,凈魂魄
      ,得長生
      ,居仙村
      。”(《鼎氣歌》)并認為黃帝
      、老子等古圣先賢能夠守中抱一
      ,成就九轉的神功,使 元精
      、元氣和元神合為一體
      ,既能化形,又能化神
      ,積年累月
      ,因而能達到形神一體的境界,羽化而成仙

      彭曉序也云:“復有通德三光
      ,游精八極,服金砂而化形質
      ,餌火汞以煉精魂
      。故得體變純陽,神生真宅
      ,落三尸而超三界
      ,朝上清而登上仙?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焙我詴腥绱斯π? 呢
      ?彭曉說:“還丹始生于真金,金體故無敗朽
      。然真金是天地元氣之祖
      ,以為萬物之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斓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一氣為初而生萬象
      。金是水根,取為藥基
      ,是故真金母能 產(chǎn)金砂而成還丹也
      。土游四季為丹道始終也。魏公喻后人修煉服之
      ,神妙不同凡藥
      。此砂入口,如云霧風雨
      ,徑入五臟四肢
      ,還童卻老,變發(fā)生牙
      ,長生久視矣
      。” (第32章)
      在中國歷史上雖然《神仙傳》中有關于神仙的記述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真正成為神仙的人是沒有的
      。《契》中關于煉丹的結果可以得道成仙的記述
      ,反映了道教對于人生理想的愿望和追求
      ,并不能成為現(xiàn)實。
      外丹術所煉制的金石類藥物
      ,中雖不能使人成仙
      ,有些丹藥確實有不少的藥用價值。丹砂在醫(yī)學上確有安神
      、解毒之功
      。據(jù)漢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丹砂“氣味甘
      、 微寒
      ,無毒。主身體五臟百病
      ,養(yǎng)精神
      ,安魂魄,益氣明目
      ,殺精簡邪惡鬼
      。久服通神明不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碧拼尼t(yī)學家
      ,藥王孫思邈認為金石藥可以作為療疾藥物來看 待,在其名著《千金翼方》卷十四《服藥第三上》說:“然小小金石事,又須閑解
      ,神精丹防危救急所不可闕耳
      。伏火(去毒之意――引者注)丹砂,保持養(yǎng)魄
      ,尤 宜長服
      。伏火石硫黃,救腳氣
      ,除冷癖
      ,理腰膝,能食有力
      。小還丹
      ,愈疾去風,伏火磁石
      ,明目堅骨
      。火煉白石英
      ,紫石英
      ,療結滯氣塊
      ,強力筋骨
      。伏火水銀, 壓熱鎮(zhèn)心
      ,金銀膏
      ,養(yǎng)精神,去邪氣
      。此等方藥固宜留心功力
      ,各依《本草》?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绷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陶弘景的外丹成就也豐富和充實享譽世界的《本草綱目》,例如《本草綱 目》卷8-11“‘金石類’
      ,共載藥物134條
      ,其中引自陶弘景《本草經(jīng)集注》卷二‘玉石類’原文的共有57條,占總數(shù)的43%
      ,其余引自其它10余種本 草學著作
      。”[4]


      注  釋:
      [1]《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卷下

      ,第85章
      ,《道藏》第20卷,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上海書店1996年版
      。引文所有標點,皆為引者所標
      。另外
      ,凡文中引文沒有另注出處者,都出自《道藏》第20卷彭曉注本
      。下文引文僅注章節(jié)

      [2]方煦,《〈周易參同契〉白話解》
      ,《氣功雜志》
      ,1999年第20卷,第7期
      ,第314頁

      [3]張欽
      ,《略論外丹術的世俗動機》,《世界宗教研究》
      ,1997年第1期

      [4]卿希泰主編:《道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第291頁


      本文已發(fā)表在《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1期第104-111頁


      外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49/3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萬古丹經(jīng)王《周易參同契》魏伯陽祖師
      《參同契闡幽》朱云陽著
      《參同契闡幽》 朱云陽著 參同契闡幽序 大道○本無言說,本無名相
      ,混混沌沌
      ,莫知其端。然非假言說名相以表之
      ,則道終不顯
      大丹問答
      ,撰人不詳
      ,內(nèi)容與《太清玉碑子》大致相同
      大丹問答 經(jīng)名:大丹問答。撰人不詳
      ,約出于唐代
      《太清金液神氣經(jīng)》
      太清金液神氣經(jīng) 太清金液神氣經(jīng)卷上 夫清虛太皇者
      ,蓋太初之混化,邃古之元靈也
      。以幽廓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