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比較重要的是下一句 所以這邊提到“無欲”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合用,也提醒我們《老子?第1章》里面“故常無欲”講的是人的情況,就是要向道學習,你不要有自己先入為主的成見這些。所以我們念書的時候,“以經解經”是很重要,不能說老子怎么可以說有欲呢?前面“無欲”,后面“有欲”,所以不太適合,最好把它斷句改成“有”與“無”,這就不是老子的意思了。 所以老子這一章就提到“無欲”。人如果向道學習,也是無欲的話,沒有任何成見,才能看到萬物的“其妙”,“常無欲,以觀其妙”。而這邊說到它無欲,可以稱它為小,道是小得不得了。我們想想看,你認為道怎么可能在萬物里面?就因為它小得不得了,所以才能夠無所不在。就好像我們現(xiàn)在所了解的最微小的一種分子一樣,所以它無所不在。 接著怎么又說它大呢?它的理由就是萬物都來歸附,它也不加以主宰,不會歡迎你,也不會排斥你。這是大,“大”代表什么?至大無外,無所不包了,萬物都來歸附了。 所以這邊就再次提醒我們,它原文里面就用了“歸”這個字,代表什么?道確實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所以它是大。并且你都歸向它,它若無其事,因為本來就從它而來的,它有無限的容量。 所以一方面它是最小的,所以可以無所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是最大的,所以可以無所不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有時候我們會想,人從道而來 我們這樣聽起來會覺得蠻消極的,好像說你怎么看待人類文化呢 所以我們在念《老子》的時候,我們要記得,他怎么可能在短短的5000多字里面,把人生所有的問題完全說清楚?不可能的。我們只能這樣學習,也就是說,老子說的這句話,他為什么這樣說 所以一本古代的經典 所以在描寫到老子的道的時候 在這一集里面,我們特別學到了道的內存性 所以我們要慢慢練習,像老子一樣的思考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0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課后思考】
,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其一)"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