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 大話道德經(jīng)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五十三章:寧走十步遠
      ,不走一步險(上)

      荊十三 2024-11-06 14:58:53

      第五十三章: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上)

                  這一集的主題是那是強盜頭子

      ,我們要介紹《老子·第53章》
      。從這標題你也知道
      ,這一集所說的應該是天下大亂的情況
      。而這種亂局
      ,責任在誰身上
      ?全在統(tǒng)治者身上
      所以這一章比較有趣
      。它里面內容并不長
      ,提到“我”,就是你我他的“我”
      ,然后他有一個原則
      。但是跟他相對的是“人”,這個“人”一般就認為是沒有悟道的人
      ;他雖然是統(tǒng)治者
      ,但他沒悟道,就是一般世俗的國君
      。這兩者對比之下就發(fā)現(xiàn)說
      ,天下亂了是有原因的。而你如果了解了道的話
      ,你需要有某種修煉
      。我們先把原文讀一遍,

      老子《道德經(jīng)·第53章》: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yí)是畏。大道甚夷
      ,而人好(hào)徑
      。朝甚除,田甚蕪
      ,倉甚虛
      ;服文彩,帶利劍
      ,厭飲食
      ,財貨有余;是謂盜夸(ku?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非道也哉!

      我們把白話的意思先說一遍:假使我確實有所認識

      ,就會順著大道走去
      ,只擔心誤入歧途。大道很平坦
      ,可是人君卻喜歡走斜徑。朝廷很腐敗
      ,田園很荒蕪
      ,倉庫很空虛,但他卻還是穿著錦繡衣服
      ,佩帶鋒利寶劍
      ,飽饜精美飲食
      ,財貨綽綽有余,這樣就叫做強盜頭子
      。根本不是正途?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span>

      b4528d38a8482a3304e427196cb5869b.jpg


              所以這就說明什么

      ?悟道跟沒悟道差別何在
      。所以,“我”代表是悟道的人
      。我們都知道老子虛擬一個圣人的角色
      。事實上,很多國君他也希望能夠悟道
      ,找到他擔任國君的康莊大道
      ,好好把國家治好。但是老子所要表達的就是
      ,真正的大道只有他所提供的“大道甚夷”
      ,很平坦。我們今天很喜歡說“大道至簡”
      ,很簡單
      ,大概跟這邊都有關聯(lián)的。

              所以在這里

      ,我們要怎么去理解這一章呢
      ?首先要了解到第一個字叫做“介然”,什么意思
      ?“介然”的“介”有兩個用法
      ,事實上不止兩個了,這兩個比較重要
      。一個是“介”代表微小
      ,一個是“介”代表堅固。

              你如果講微小的話

      ,就是使我小有所知
      ,我只要對于道小有所知,就怎么樣怎么樣
      。說實在
      ,對道知就知,不知就不知
      ,小有所知能算“知”嗎
      ?所以我覺得第二個“堅固”比較適合,代表堅固
      、確實
      。所以我把它翻成:假使我確實有所認識
      。因為我們講到人的認識能力的時候,一向把它分三個層次:區(qū)分
      、避難
      、啟明。我現(xiàn)在到了啟明的程度了
      ,當然是確實有所認識
      ,我就會怎么樣?“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我當然就順著大道走去了。

              只擔心一件事就是誤入歧途

      。就是我當領導的時候
      ,我順著大道的方向走去,設法清靜無為
      ,稍安勿躁
      ;然后就擔心誤入歧途。誤入歧途什么意思
      ?就是把焦點放在現(xiàn)實生活的享受上
      ,放縱感官的欲望,滿足自己所有的念頭
      ,那就走偏了

      abe1eea3ca79fc28-c577ebdcb0f3dbcc-14da663ab8cb3ad92364ce7d7dd6ce61.jpg


              接著講這句話,說大道很平坦

      ,可是人君卻喜歡走斜徑
      ,“而人好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叭恕边@個字
      ,在王弼本是寫成“民”。這有些問題
      ,老百姓有什么選擇的空間呢
      ?因為你后面所講的都是指國君造成的效果。所以我們把這個“人”翻成“人君”
      ,就是一般指國君
      ,就是人們的君主,是這個意思
      。換句話說
      ,天下如果有問題,統(tǒng)治者要負全部責任。這是古代一種比較簡單的社會結構的情況
      。你只有兩個階級,你上面的統(tǒng)治者當然要負責任的
      ,責無旁貸的

              底下他講三句話,說當時的社會情況如何呢

      ?朝廷很腐敗
      ,田園很荒蕪,倉庫很空虛
      。那就麻煩了
      。朝廷為什么腐敗
      ?因為你好大喜功
      ,總是要做一些表面的功夫。田園為什么荒蕪
      ?因為你讓老百姓無法好好耕田
      ,經(jīng)常要打仗,去服勞役
      ,給我蓋宮殿這些
      。倉庫很空虛,為什么
      ?因為老百姓前面工作荒廢了
      ,國家的稅收也有問題了。這三句話是說明當時亂的情況
      ,這個亂也代表危險

              在這里有一個詞,“朝甚除”的“除”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俺边@個字,就是污穢的“污”
      。所以我們以前念到有關治家格言這些
      ,都要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庭除的“除”
      ,就是庭院里面有些污穢的地方,要把它掃干凈
      。那么現(xiàn)在講朝廷很腐敗
      ,很多污穢的地方,那誰造成的呢
      ?當然是統(tǒng)治者造成的了
      ,所以“朝甚除”

              接著他說,田園荒蕪

      ,農業(yè)社會
      ,當然是代表民生凋敝了。你打仗就要征用農夫
      ,征用農夫所用的車輛馬匹
      ,還有各種復雜的事情,造成社會動蕩不安
      ,最后倉庫空虛了
      。這說明朝廷也好,民間也好
      ,社會資源也一樣
      ,都快用完了。等于是亂的情況那么嚴重了
      。但是統(tǒng)治者照樣有他個人的奢華享受
      。這是問題所在了。

      b3a36dfaa9390fb5-a04a2a3eb3855c05-46eaaa554cedbdae11abee4fe1303c36.jpg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1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方的始終(下)" rel="prev">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五十二章:···

      下一篇:

      ,不走一步險(下)" rel="prev">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五十三章:···

      相關文章
      《道德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名言,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ㄆ湟唬?/div>
      《道德經(jīng)》為什么強調“柔弱”的重要性?
      在道家思想中
      ,老子多次強調“柔弱”的重要性
      ,比如這一篇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
      。大概意思是說,天下最柔弱的東西
      ,能駕馭天下最堅強的東西
      。道是無微不入的,這種無形的力量
      ,能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
      。老子為什么在《道德經(jīng)》里面多次強調,柔和弱的重要性呢
      ?原文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2024-10-15
      《道德經(jīng)》為什么強調“柔弱”的重要性?
      “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
      《道德經(jīng)》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當其無
      ,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
      ,當其無
      ,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
      ,當其無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本章對第二章中的“有無相生”論點進行了具體說明
      王德峰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之道家的成功境界(四)
      道家的成功境界—大成若缺(中)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人分了三種境界的,一種叫“上士”
      ,一種叫“中士”
      ,一種叫“下士”。上士
      ,有境界的人
      、悟性蠻高的人聽說“道”這件事,那么他已經(jīng)什么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禮”是大亂的罪魁禍首(下)
      第三十八章:“禮”是大亂的罪魁禍首(下) 接著老子就提到一個詞了
      ,叫做大丈夫如何。說實在
      ,“大丈夫”這個詞在《老子》里面只出現(xiàn)這一次
      ,你有時候很難去對照,到底這個是指什么
      ?我們說過老子思想是一個抽象的概括
      曾仕強教授解讀《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五章
      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三十五章:循序漸進才能水到渠成(下)
      第三十五章:循序漸進才能水到渠成(下) 接著底下就要提到道了
      ,所以我們這一集的主題就說道是淡而無味的,老子自己說的
      ,道之出口
      ,把道說出口的話,淡得沒有味道
      。前面才說過美食
      ,有很多好吃的東西觸動你的味蕾,讓你聞到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五十五章:“不理想”才能持續(xù)上進(上)
      第五十五章:“不理想”才能持續(xù)上進(上)這一集的主題是向嬰兒看齊,我們要介紹老子《道德經(jīng)?第55章》
      。這一章有個特色
      ,就是老子拿嬰兒作為示范,要向嬰兒學習
      ,說他為什么可以平安愉快
      ,他有什么特色,他如何專注和諧
      傅佩榮教授講解《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 人生的關鍵:順勢而為(下)
      第三十九章 人生的關鍵:順勢而為(上) 但是河上公的注解有少數(shù)地方是很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