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剛剛既然提到孟子了 代表什么?老子這邊說的情況,就是這樣的亂世。你代替自然的行刑官,提前讓一個人生命結束,那不是代替大木匠去砍樹嗎?到最后你傷到什么?傷到自己的手,災必及身。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他自然的壽命,所以你不要自作聰明,不要用各種手段或政策讓老百姓提前結束,那樣的后遺癥是很大的。 那么河上公在注解這一段的時候,就講得比較有趣了 這一章所講的內容是什么?也是天下大亂,所以我們在讀到老子有關這些章節(jié)的說法,常常要記得《老子》的書有大概1/5的篇幅是描寫天下大亂的,從人的認知能力造成區(qū)分,一路是原因,發(fā)展到后面造成結果,最可怕的就是戰(zhàn)爭。像我們這一章所談的也都是屬于天下大亂這樣的范疇。這個時候老子提醒那些統(tǒng)治者,你千萬不要代司殺者殺,不要以為自己可以決定百姓的生殺大權,可以為所欲為,甚至還以為自己在代天行道,決定人民的生死。錯了,凡是這樣做的人,老子警告他,希有不傷其手,甚至所傷的不只是手而已,像夏桀 所以我們在這一章把標題定為用心善待百姓,就要了解前面開頭那一句話,實在是令人覺得很感傷。“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十個字就是亂世里面最直接的具體的征兆。所以常常想到我們生活在太平的盛世,應該覺得幸運;不像古人,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到處都是戰(zhàn)亂。老子對于戰(zhàn)爭態(tài)度非常明確,他是反戰(zhàn)的,但對于戰(zhàn)爭的問題過于復雜,沒有人說得清楚,來龍去脈、恩恩怨怨是糾纏在一起的。 所以在這一章我們學到兩個重點: 第一個就是自然界有負責生殺的一種力量,叫做司殺者。每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他天然的壽命,我們稱作天年。所以基本上你作為統(tǒng)治者,沒有必要用你的權力去傷害人命。你千萬不要以為你代替自然的行刑官去殺害一些壞人,其實有時候你未必能夠達到效果。等于是你作為統(tǒng)治者最好怎么樣?清靜無為。結果你現在不但做不到這一點,反而要靠刑罰來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那么你最后災必回到自己身上。 第二方面就是什么?就是要強調有一種人為的司殺者 而我們自己學習老子之后就要記得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2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總結:
課后思考:
。ㄆ湟唬?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