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主題是治國者的責(zé)任,我們要介紹《老子·第75章》 《老子·第75章》:民之饑 我們用白話把它的意思先說一遍:人民陷于饑餓 這章一開頭提到百姓的三種情況、三大問題:第一個是“饑餓”,第二是“難治”,第三是“輕死”。這三個問題一層比一層嚴重。 以“饑餓”來說,就是沒有足夠的食物。它可能是天災(zāi),像各種饑荒,也可能是人禍。這邊就把責(zé)任推到收稅太重,顯然是統(tǒng)治者的問題了。 第二點,以人民“難治”來說,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喜歡有所作為,像征用勞役 第三個問題就是人民輕易赴死 說到這三方面的問題,明朝末期一位儒家學(xué)者黃宗羲(1610-1695),他是明末到清初的一位重要學(xué)者,寫過一本非常特別的書,書名是《明夷待訪錄》。這本書在說什么呢?“明夷”是《易經(jīng)》里面一個卦的卦名。“明”就是光明,“夷”就是傷害,光明受到傷害。它的卦象是地在上,火在下,一般念成“地火明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里面寫的第一篇就是《原君》 黃宗羲就說了,天下大亂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租稅太重,第二是政令太多,第三個是聚斂無度。這與老子說的不是一樣嗎?第一個是在上位的人“食稅之多”,就是賦稅太重。第二是在上位的人有所作為,代表發(fā)布很多政令,總是要去使喚百姓,做哪些工作,改變這個,建造那個。第三個是聚斂無度,等于是上面的人“求生之厚” 由此可見 當(dāng)然,這三點里面最讓人痛心的是第三點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2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湟唬? onerror="nofind(this)" >
,無之以為用”說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