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檀老師的三門生命學課程:
原文:
關尹子曰:“鬼云為魂
,鬼白為魄,于文則然。鬼者,人死所變。云者,風太易先生曰:
從文字結構來看,“鬼”字旁邊加多“云”
云為風之所聚
元神較少或沒有私心雜念
契合魂的特性
契入魄的屬性
,生死關頭痛苦萬狀、恐懼哭啼、手足無措的人,死亡后的元神以“魂”的形式,滯留貪戀肉體不肯離去,則必然久久沉淪于死亡十二階段之后半階段,處于元神記憶幻化的諸多假象包圍之中,猶如處身地獄,復命后其生命形態(tài)必然愈加低下,稱為“下沉”。他們有以缺失了仁愛慈悲,淹沒先天元神而導致;有以不敢見義勇為,埋汰先天一炁而導致;有以缺失謙虛禮儀,不見心地玄關光明而導致;有以缺乏聰明智慧,埋沒晶瑩元精而導致;有以缺失真實誠信,不獲厚實的真意初心而導致。至于魂魄之清濁屬性各契合一半者
生命的流轉造化
總而言之
,復命之后獲得的形體和居住的地位,和擁有的識神特征、愛好,都可以通過臨終形神分離時,意識如何跟隨魂魄的狀態(tài)之五行歸類去判斷。生命個體臨終時,意識形態(tài)的五行歸類之數(shù)理高低參差、夾雜不一,所以生命萬類之多,充滿天地之間都未曾停止。以臨終意識的五種形態(tài)歸類為五行,因五行不同,復命成為的五大類生命形態(tài),自造化看來,就像蟲子一樣繁多,豈能盡數(shù)用言語描述!五行是道學指導后天事物的核心原理,然而需要用生命學修煉證到的“至誠”之能力來主導
,方才無妄。就像用龜殼裂開的紋理走向和蓍草的數(shù)目作為判斷事情發(fā)展的預兆,只有用至誠自然地契合進整個過程,五行才能夠感應且給出正確的結果不管是圣人未成就之前,假借自然界的物質以制器
五行之原理
,遍布先天元神生化處的一切事物我之有我,亦因五行而有
,因精神魂魄意五行結合而存;我之消亡,也因魂魄分離、魂飛魄散而回歸大道家園。古中文博大精深,是道學的重要載體
。就“魂魄”二字,已經(jīng)把魂魄之妙理說清。今借魂魄而論五行
,魂具有輕清上升的特性,如云似風性屬木;魄具有重濁下降的特性,如氣似白性屬金。魂儲存心靈之信息,魄儲存身體之信息
,二者是后天元神之主干。如果此人生前魂強魄弱,則死亡之后進入大道家園的位置就靠近中央原點;如果此人生前魄強魂弱魂相對魄而言為陽
但是也有例外
還有終身熏陶禮儀、修習術數(shù)智識之術
反之
魂魄相持平,代表此人生前無大善亦無大惡
五行蘊藏陰陽四象
這個“誠”字,可稱為生命學修煉之通用法則
添加至大師兄(微信:17896392836),獲取更多黃紫檀老師著作.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wszjdpf/61898.html.
上一篇: 4-5魂魄互化
下一篇: 4-7顛倒逆用